广东佛山“织围脖”网友比例同比翻番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0日 浏览次数:1695 来源:互联网
在2000年,网友们见面最热衷的是交换QQ号;在2008年,网友们最爱干的是互相加为开心网(微博)的好友;而在2011年里,网友在微博上“互粉”的行为甚至被上升到了美德的高度。
今年,开通微博的人数成倍数增长,人们都通过哪些途径上微博?人们都在微博上做些什么?究竟它又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这些新的问题逐渐被我们所关注,在说明一个事实,微博正在网友生活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调查报告
织围脖的,多了!勤了!
◎数据分析
2011年,微博最明显的变化便是“织围脖”的人数翻了一番。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当时表示已经开通微博的网友数占到所有受访样本数的45.3%。而在今年,这个数字则翻了一番。今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共计89.4%的受访者表示开通了微博,其中有30.3%的受访网友表示自己在不同的微博网站都有开通微博。对此,佛山C2000论坛负责人梁宇晖表示,互联网不断有新型产品推出,比如网购、视频分享、博客、关系型交友系统等。而互联网用户群从来都是把握时尚潮流的,更有新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从来是网民和互联网的更高追求。今年确实是微博在我国互联网和移动网上终端上极大发展的一年,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并较好地集合了手机等移动上网便携式终端,增加了用户直观、迅速、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甚至极大满足大家做一把公民记者的欲望,在一定范围的时尚人群里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
微博在今年的风行,除了用户数量剧增外,还反映在用户的活跃程度上。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球知名的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今年发布中美微博比较研究报告显示,新浪微博日均发布1条以上的用户占66.2%,而Twitter用户周均发布1条微博以上用户占41%;60%的中国被访网民拥有新浪微博账号,而美国19%被访网民拥有Twitter账号;31%的新浪微博用户日均发布微博数量在3条以上,而6%的Twitter用户周均发布微博在22条以上。
上述数据意味着目前用户对新浪微博的使用远比Twitter活跃。
智能手机帮助随时“织围脖”
◎数据分析
在此份关于受访者上微博的主要方式的问卷中,佛山本地受访网友表示通过网页上微博的占46.5%,而通过手机或移动终端的则为33.1%。结果显示,相比去年,今年使用移动终端上微博的网友明显增加。梁宇晖表示,微博今年的用户群体大为增加,这和智能手机应用,3G网络普及度增加,苹果产品iPhone、iPad强势占领市场,安卓系统日益成熟推广有关,而微博正是这上面产品中的主要运用,这与很大一部分时尚青年的零碎时间都花在微博上有关,因此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微博用户还将占据比较大的份额。
此外,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微博的人群各个收入层次的交叉调查中,呈现出月收入在2001元至5000元之间的中等收入者占44.65%。对此,佛山苏宁电器(微博)相关负责人蒋惜表示,在2011年,各种诸如智能手机的移动终端的普及,从客观上导致了越来越多中等收入的网友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微博。在2010年,一台可以上微博的智能手机价格至少在2500元以上,而今年只要花上一千多便能获得一台能够流畅使用微博的智能手机。
近九成受访公务员开通微博
◎数据分析
在职业为公务员的受访网友中,表示没开通微博的比例仅为10.71%,这表示有89.29%的受访公务员至少开通了一个微博账户。然而在对受访的公务员网友关于微博对其的影响调查中,仅有39.29%的受访公务员表示将微博作为发布信息的途径,在所有受访职业中比例最低。同时,有32.14%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不上微博,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网友选择此项的比例。佛山某政府机关公务员王先生表示,单位中与其同龄的80后公务员基本上全部拥有微博,但在微博中只浏览信息,从不转发和评论。
梁宇晖表示,不少地方政府期望利用微博这个网络工具达到沟通民意的目标,因而有近90%的公务员表示建立了自己的微博也在情理之中,但有微博和发不发微博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务员个人的微博就算是使用了昵称,但如果在前言后语或者其他粉丝中暴露其公务员身份,如果其发言涉及了公共政策的个人观点,不排除会被其他微博网友误读,如果解释不清楚,他们确实有可能害怕会影响其工作。
其他调查
关注者多为亲朋好友
●您的微博关注主要分为哪几类人群?(多选)
◎数据分析
在受访网友微博关注的人群中,生活中的亲朋好友的比例最高。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微博用户受功能性因素驱动的程度更高,尤其在“分享”因素上。“随时表达自己观点”、“了解最新资讯”、“关注熟人、朋友的动态”、“与他人共同讨论热点话题”是用户使用新浪微博的四大情感性原因。
微博真伪,26%网友会自行验证
◎数据分析
今年关于微博上流传的资讯真实性的问题也格外受人关注,其中表示半信半疑的占37.8%,而有25.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是实名认证的人发出来,一般会信。
梁宇晖表示,这是任何一个开放的互动平台都会具有的现象。消息肯定会有真假,但如果因为是开放的,就算是假,也会有更多的人去鉴真,假的始终真不了。如果像一些非名人微博,或许会存在信息传播的公信力问题,由于信息缺乏有效的监管,往往容易产生不确定性甚至谣言的发声传播器等负面作用。所以目前微博的主要作用,一般只限于名人微博,或者时尚潮流追逐者交流甚至炫耀的平台,不排除会如过往某些互联网产品般,喧嚣过后归于平静。
,上一篇: 铁道部:网购若扣钱不出票15工作日内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