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与投行骂战解读:谁来代言中国企业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1日 浏览次数:2450 来源:互联网
分享到:
一周以来,中国创业者与美式投行的恩怨,被一场起于微博的骂战点燃。
就在当当网CEO李国庆(微博)和“大摩女”(“迷失的帷怡”、“露西娅的天气”)的骂战平息时,李国庆作了一个“总结式”发言:“我希望大家关注问题本质,不要停留在审判开骂双方当事人语言不检点上。说个事实,在美国,企业家根本不见对冲基金,投行和对冲基金经常被骂。还有某国内公司赴美国上市路演定价会上,企业家抽投行人大嘴巴呢。”
对于这场骂战,支持李国庆的多是企业家,虽然他们并不赞同CEO本人爆粗口,但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在与投行的博弈中过于软弱;反对李国庆的也不无道理: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碗骂娘,刚圈到钱就嫌投行太笨,早干吗去了?
在骂战背后,围观者似乎得出了一个结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尤其是美国上市,企业需要自己在华尔街的代言人。可是理性的人却看到,问题根本不在代言者是“自己人”还是美国人,而在找到能够与中国企业达成信任、做好服务的投行。
境外上市的必然矛盾
一个企业要上市,有很多工作要做:申报、带企业做路演等等。境外投行对境外资本市场比中国本土投行更熟悉,他们手里有大量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大型机构资源,这是中国本土投行很难具备的。
“某种意义上,海外投行与本土投行在进军海外市场层面上,就像是沃尔玛与街边超市的区别。”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玮栋表示。
投行方面也有利益协调的问题。做公司上市发行的人认为把股票的价格定得越高越好,因为这样赚得的佣金会更多。而机构投资者的经纪部门把股票卖给客户,如果价格上有优惠,客户的利润会更高一些。这要看投行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
“不同国家资本市场的制度规范也不一样。比如说优酷等公司,目前还没有到盈利的阶段,所以,他们在国内上不了市。特定行业的公司,未来有明确的成长空间,但是现在企业财务情况还达不到上市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会选择海外上市融资。”李玮栋说。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TMT(数字新媒体)等细分市场,境外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公司,如微软、谷歌、亚马逊,在此基础上,当当网、麦考林等企业去上市,更容易被接受。而A股市场主要是偏传统性的行业,所以很多新概念企业会选择去境外上市。同时,很多国内企业未来的市场目标不仅仅是国内业务,还可能去境外拓展业务,在境外上市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更有帮助。
但是,国内企业去海外上市,有很多基金公司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不太了解,他们听到的反馈并不是来自市场最主流、最真实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他们是靠投行给他们带来反馈,疑虑和不信任由此产生。过滤来的信息真实度到底有几分?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同时,作为海外投行,他们关注的到底是谁的利益?这个很难说。
谁来“代言”中国企业
资深媒体人牛文文说,最近拜访了多家新IPO创始人,其实他们对美式投行都有一大堆意见,只不过当当用极端的方式公开表达了。“既然IPO是你的梦想,投行又是IPO必经之桥,与其事后抱怨,不如事先筹划,早些认清投行本质,早些辨识投行人士成色。”
曾在摩根士丹利任职的华兴资本创始人兼CEO包凡说,中国企业需要自己的投行,而且是世界级的投行,这样才不受人欺负。
李玮栋说,“中国需要有海外投行经验的银行家、专业人士,这样的人多了,才能给国内公司海外上市提出建议。大型PE机构的投资人如果在企业里有股份,他们就有义务给企业投行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游戏规则,或者代表企业去维护自身的利益。
目前来讲,专业人士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同时中国需要优质的本土投行,李玮栋认为。
“如果对于游戏规则不赞同,可以选择不上市。但选择上市,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划。这是投行与企业最简单的关系总结。”投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何谓游戏规划?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如果不选大摩等机构,还有谁可以选?
世用资本研究部经理周天宅认为,规则中不存在国别的问题,主要还是企业的话语权,“如果摩根士丹利面对的是中石油,那么主动和被动的位置就要对换了。”
对于大摩们而言,小企业找他们上市,犹如“傍大款”。他们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保障,当然也不排除“贝恩”的可能。
定价的背后有着系统和流程,主要视市场情况而定。当时新浪、搜狐上市时,市场环境不错,后来网易再上市,市场行情就不那么好,不能一概而论。
投行拿到的佣金相比上市融资的金额是毛毛雨,作为投行,他们希望企业业绩良好,市场反应不俗,这样才能有不错的收入。
如同北京华创智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博所说,“资本与企业、企业与投行是利益共存体,他们共存共荣,相互依偎在股市的大浪淘沙中。”
张博认为,投行投资一个企业,与企业不是对立的,它带给企业的不仅是钱,更多是理念。但任何事情都会有摩擦,主要还是看企业与投资人的沟通。如果沟通不好,任何行业都会存在摩擦。
VC、PE应发挥更大作用
对“华尔街”印象不是那么好的不止李国庆一个人,还包括丁磊、马云,以及陈天桥。张朝阳甚至说过,“华尔街一帮人什么都不懂。”
2000年以前,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时,他们不知道行情是什么样,不知道自己值多少。那时,中国企业处于很被动的位置,投行说什么,企业就听什么。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数量的不断增加,资本市场的经验不断增加,这种情况开始改观。
“作为企业,如果对自身业务和公司实力有自信,在上市前的整个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可以立刻提出异议或者更换,果断的决定很重要。”李玮栋说。
企业如何在上市过程最大程度保证自己的权益?VC、PE应该起到积极作用。
“VC、PE要帮企业对上市时机的选择作出判断。很多成熟的VC、PE有上市经验,在企业选择中介机构时,VC、PE有责任给出更好的建议,然后帮助企业去找更适合企业本身的服务机构。”李玮栋认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可选择的机构确实不多,就大摩、高盛、美林等,所以很多时候,几家机构会联合做承销。“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不均衡,市场竞争不够激烈,导致双方没有信任的坚实基础。”
围观者说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薛荣年:
现在很多企业都想上市,他们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会找中介机构做评估和证明,哪怕这个评估事务所不是很正规的公司,但只要有这个评价,未来就是一个依据。中介机构会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去做一些申报材料的事情。如果企业想上市,就要尽快寻找专业的中介机构。
SOHO中国CEO张欣:
上市只是一个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和投行的合作会越来越多。也许IPO发行的价格不理想,但股价是不断变动的,它会激励好的企业,惩罚坏的公司。微软当年上市时才融资6500万美元,规模很小。IPO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未来充满希望。
凯悦资本创始人王冉:
投行对每一个客户都应该心存感恩。反过来,企业对于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机构和团队也应该心存感恩。无论中间有多少争执和不愉快,过了就过了。大家合作得好就一直走下去。
广义地讲,企业和投行谁也离不开谁。但具体到单个企业和投行,它们谁离开谁,地球也照样转。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行,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再牛的你随时可能被抛弃。
就在当当网CEO李国庆(微博)和“大摩女”(“迷失的帷怡”、“露西娅的天气”)的骂战平息时,李国庆作了一个“总结式”发言:“我希望大家关注问题本质,不要停留在审判开骂双方当事人语言不检点上。说个事实,在美国,企业家根本不见对冲基金,投行和对冲基金经常被骂。还有某国内公司赴美国上市路演定价会上,企业家抽投行人大嘴巴呢。”
对于这场骂战,支持李国庆的多是企业家,虽然他们并不赞同CEO本人爆粗口,但他们认为中国企业在与投行的博弈中过于软弱;反对李国庆的也不无道理: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碗骂娘,刚圈到钱就嫌投行太笨,早干吗去了?
在骂战背后,围观者似乎得出了一个结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尤其是美国上市,企业需要自己在华尔街的代言人。可是理性的人却看到,问题根本不在代言者是“自己人”还是美国人,而在找到能够与中国企业达成信任、做好服务的投行。
境外上市的必然矛盾
一个企业要上市,有很多工作要做:申报、带企业做路演等等。境外投行对境外资本市场比中国本土投行更熟悉,他们手里有大量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大型机构资源,这是中国本土投行很难具备的。
“某种意义上,海外投行与本土投行在进军海外市场层面上,就像是沃尔玛与街边超市的区别。”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玮栋表示。
投行方面也有利益协调的问题。做公司上市发行的人认为把股票的价格定得越高越好,因为这样赚得的佣金会更多。而机构投资者的经纪部门把股票卖给客户,如果价格上有优惠,客户的利润会更高一些。这要看投行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
“不同国家资本市场的制度规范也不一样。比如说优酷等公司,目前还没有到盈利的阶段,所以,他们在国内上不了市。特定行业的公司,未来有明确的成长空间,但是现在企业财务情况还达不到上市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司会选择海外上市融资。”李玮栋说。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TMT(数字新媒体)等细分市场,境外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公司,如微软、谷歌、亚马逊,在此基础上,当当网、麦考林等企业去上市,更容易被接受。而A股市场主要是偏传统性的行业,所以很多新概念企业会选择去境外上市。同时,很多国内企业未来的市场目标不仅仅是国内业务,还可能去境外拓展业务,在境外上市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更有帮助。
但是,国内企业去海外上市,有很多基金公司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并不太了解,他们听到的反馈并不是来自市场最主流、最真实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他们是靠投行给他们带来反馈,疑虑和不信任由此产生。过滤来的信息真实度到底有几分?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题。同时,作为海外投行,他们关注的到底是谁的利益?这个很难说。
谁来“代言”中国企业
资深媒体人牛文文说,最近拜访了多家新IPO创始人,其实他们对美式投行都有一大堆意见,只不过当当用极端的方式公开表达了。“既然IPO是你的梦想,投行又是IPO必经之桥,与其事后抱怨,不如事先筹划,早些认清投行本质,早些辨识投行人士成色。”
曾在摩根士丹利任职的华兴资本创始人兼CEO包凡说,中国企业需要自己的投行,而且是世界级的投行,这样才不受人欺负。
李玮栋说,“中国需要有海外投行经验的银行家、专业人士,这样的人多了,才能给国内公司海外上市提出建议。大型PE机构的投资人如果在企业里有股份,他们就有义务给企业投行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游戏规则,或者代表企业去维护自身的利益。
目前来讲,专业人士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同时中国需要优质的本土投行,李玮栋认为。
“如果对于游戏规则不赞同,可以选择不上市。但选择上市,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划。这是投行与企业最简单的关系总结。”投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何谓游戏规划?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如果不选大摩等机构,还有谁可以选?
世用资本研究部经理周天宅认为,规则中不存在国别的问题,主要还是企业的话语权,“如果摩根士丹利面对的是中石油,那么主动和被动的位置就要对换了。”
对于大摩们而言,小企业找他们上市,犹如“傍大款”。他们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保障,当然也不排除“贝恩”的可能。
定价的背后有着系统和流程,主要视市场情况而定。当时新浪、搜狐上市时,市场环境不错,后来网易再上市,市场行情就不那么好,不能一概而论。
投行拿到的佣金相比上市融资的金额是毛毛雨,作为投行,他们希望企业业绩良好,市场反应不俗,这样才能有不错的收入。
如同北京华创智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博所说,“资本与企业、企业与投行是利益共存体,他们共存共荣,相互依偎在股市的大浪淘沙中。”
张博认为,投行投资一个企业,与企业不是对立的,它带给企业的不仅是钱,更多是理念。但任何事情都会有摩擦,主要还是看企业与投资人的沟通。如果沟通不好,任何行业都会存在摩擦。
VC、PE应发挥更大作用
对“华尔街”印象不是那么好的不止李国庆一个人,还包括丁磊、马云,以及陈天桥。张朝阳甚至说过,“华尔街一帮人什么都不懂。”
2000年以前,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时,他们不知道行情是什么样,不知道自己值多少。那时,中国企业处于很被动的位置,投行说什么,企业就听什么。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数量的不断增加,资本市场的经验不断增加,这种情况开始改观。
“作为企业,如果对自身业务和公司实力有自信,在上市前的整个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可以立刻提出异议或者更换,果断的决定很重要。”李玮栋说。
企业如何在上市过程最大程度保证自己的权益?VC、PE应该起到积极作用。
“VC、PE要帮企业对上市时机的选择作出判断。很多成熟的VC、PE有上市经验,在企业选择中介机构时,VC、PE有责任给出更好的建议,然后帮助企业去找更适合企业本身的服务机构。”李玮栋认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可选择的机构确实不多,就大摩、高盛、美林等,所以很多时候,几家机构会联合做承销。“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不均衡,市场竞争不够激烈,导致双方没有信任的坚实基础。”
围观者说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薛荣年:
现在很多企业都想上市,他们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会找中介机构做评估和证明,哪怕这个评估事务所不是很正规的公司,但只要有这个评价,未来就是一个依据。中介机构会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去做一些申报材料的事情。如果企业想上市,就要尽快寻找专业的中介机构。
SOHO中国CEO张欣:
上市只是一个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和投行的合作会越来越多。也许IPO发行的价格不理想,但股价是不断变动的,它会激励好的企业,惩罚坏的公司。微软当年上市时才融资6500万美元,规模很小。IPO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未来充满希望。
凯悦资本创始人王冉:
投行对每一个客户都应该心存感恩。反过来,企业对于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机构和团队也应该心存感恩。无论中间有多少争执和不愉快,过了就过了。大家合作得好就一直走下去。
广义地讲,企业和投行谁也离不开谁。但具体到单个企业和投行,它们谁离开谁,地球也照样转。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行,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再牛的你随时可能被抛弃。
下一篇: 工信部严管互联网不兼容